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新聞實驗室

【青年前進偏鄉三】鼓勵青創入社區 補助政策考量長遠面向

 【記者葉冠吟、陳莉韻、連子瑄、梁芸瑄、林雨學採訪報導】台灣農村人口外移,無形中拉大城市和鄉村的距離。近年來,人們開始關心起偏鄉的存在。於是,有心的團隊開始協助偏鄉發展產業,政府單位也積極的利用計畫補助的模式鼓勵青年洄游偏鄉,但是現實與計畫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性的目的?如果只是仰賴短期補助又是否能夠長期發展?還是只是徒增了居民的困擾?

 近年來城鄉差距擴大,許多以青年及大學生為主的社區服務計畫越來越多元,在青年創業潮流下,這些計畫也開始結合創業元素,希望青年到偏鄉社區服務、在當地創業發展。

​ 然而許多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服務計畫卻出現留不住人、畢業之後便各奔東西的狀況,許多針對青年的社區創業計畫也在計畫年限過後無疾而終,留下依然老舊的社區、蕭條的產業。

大學生如流水 服務無法久留社區

 就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服務計畫而言,一般是結合服務學習課程或者社團,尤其「寒返」與「暑返」,利用假期時間回鄉輔導小學生、幫忙解題等等,但假期一旦結束,大學生就會離開社區,無法對社區有長遠幫助。

 擔任烏來樂酷計畫主持人的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湯京平說:「社團性的回鄉大部分都是在第一年學習、第二年實踐、第三年督導,然後就掰掰。」他形容這樣的服務像是「在流水的冰上架建築」,來來去去的結果無法長久,自然無法起到產業面的創新作用。

 湯京平認為,這種服務計畫的主導者必須是老師,老師會長久待在學校,就算學生來來去去,計畫也能維持。

 另外,除了無法做久遠的社區服務規劃,大學生的短期服務計畫甚至可能對社區造成負擔。

 湯京平舉曾經談過的案子為例,有些老師寒暑假也想回家,若是接到大學生的服務案子反而會無奈,「很多社團到鄉下去服務,美其名說是服務,但是它騷擾的成分比較多。」

 不熟悉偏鄉生活的大學生不僅可能打壞當地生活步調,甚至當地國小要還要為了如何接待大學生、處理膳食而煩惱。

以課程為前導營造環境 結合青創留人才

 短期的服務計畫無法長遠幫助偏鄉,於是以創業為核心的計畫開始逐漸增多,「一定要鼓勵學生創業才會留下來」湯京平說:「以這個作為他的事業,就會跟在地有長遠的連結,不會一直流動。」

 若能讓大學生在偏鄉社區找到想經營的事業,社區服務就不只是「做善事」而能「盈利」養活自己,對於變動性大的大學生而言,才是長遠留存社區的方式。

 湯京平認為,要讓社區服務結合青創有三個重要的政策鼓勵面向。首先,結合課程讓學生去發現、想辦法解決社會問題並找出營利之道。他認為許多計畫雖然鼓勵學生到偏鄉創業,但相關課程的配套卻非常少,在學校這一端應該更鼓勵開設這類的課程。

 再來,資金問題。青創需要大量資金,新加坡、瑞典、中國大陸都在這方面大力挹注資金,反之台灣的資源就貧乏許多。

 最後便是營造社群環境,青創社群的交流能夠更迅速地分享經驗。湯京平說:「政策或計劃的目的就是要營造環境」現在已經有相關的政策在堆動,但他認為能夠再多一些。

政策彈性調整 整合環境而非導向性補助

 社區創業計畫無法久留大學生與青年,許多一兩年期的計畫在競賽結束或經費核銷過後就告終。對此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吳介祥表示,政府不應用補助的方式執行有方針、有定調的導向性政策。

 吳介祥以文化部「青年村落和青銀合創計畫」為例,補助前提是「堅壯社區組織提案至少需串連三處社區共同合作,且以未曾參與社造工作社區或社造資源挹注較少之地區為優先」。

 吳介祥認為這是「把政府對城鄉差距的任務當成文化施政,誘引青年下鄉的手段」,兩年內每期發給五、六十個青年一個人的薪水的補助,卻要青年完成包括創業、協助地方、史地記錄,還要解決人口流失、偏鄉、科技落差等包山包海的問題。

 計劃經費核銷方面,吳介祥則認為要給予多一點的彈性空間,並符合電子時代媒介,如成果是網站,就不應要求以紙本方式印出,不應用煩雜的審計規範、瑣碎的結案壓力降低青年的創業動能。

 城鄉差距與社區營造是台灣長久要面對的問題。數位時代的青年與大學生擁有幫助社區產業轉型的發展性,但偏鄉創業的困難度極高。政府除了開啟大量短期的導向性補助計畫外,也應多加考量課程配套、經費挹注方式、青創環境營造等長遠面向,才能讓青年真正在當地紮根,為社區產業發展做出貢獻。